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律师职业健康如何保护
律师职业健康如何保护
10月26日,江苏智择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胡艺平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年仅50岁。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因病去世的律师至少已有21名,他们的生命定格在25岁到58岁之间。
截至2019年底,全国执业律师约有47.3万人,律师队伍已经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记者近日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律师协会了解到,巨大的心理、工作压力正在侵蚀律师的身体健康。
9月30日,记者就预付费社会治理问题采访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的稿子见报当天,惊闻邱宝昌去世的噩耗。
来自北京市律师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北京已有7名律师因病去世,大部分是因恶性肿瘤或心脏猝死等疾病。放眼全国,这也是导致律师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川省律师协会第八届理事、四川亚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刘煜,多年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曾多次带队赴甘孜道孚县开展同心律师服务团、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团活动,着力化解藏族群众的矛盾纠纷。繁重的工作让他体力透支严重。7月22日,刘煜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1岁。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兰迪越南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金松执业10多年,擅长用非诉讼方式处理疑难复杂案件。8月29日,44岁的金松因过度劳累在家中突发疾病离世。
一名诉讼律师告诉记者,诉讼律师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奔走于各个法院之间,与法官当面或者电话沟通,尽最大努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睡觉前要总结今天完成了什么工作、有哪些事情没有沟通好、如何进行完善。清晨起床后,要想今天该完成什么工作、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状态。
某网站发布的一篇有关律师猝死的消息后面有不少律师留言:律师接到案子压力大,接不到案子又会焦虑;找案源与解决案子无限循环;忙、累、加班到深夜……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加班加点是常态,食无定顿、居无定所,成为“空中飞人”“高铁常客”,让律师身心健康面临极大风险。
据了解,为保障律师身心健康,各地律协定期组织健步走、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川律协邀请体育教练和心理学教授授课,增强律师健康意识,学习自我调节方法。上海律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团体优势,搭建福利平台,律师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赴公立医院或民营体检机构进行体检。
除此之外,各地律协还采取为律师上保险、发放慰问金等方式关爱律师。
“目前,上海律协为律师主要提供律师团体人身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律师救助金、医疗互助金、行业年金保险五种健康保险。”上海律协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还增加承保经医院确诊初次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险,最高赔偿额提至6万元,医疗互助金惠及479家律师事务所12987人。
从1999年开始,北京律协便在全国率先建立律师互助金制度并组织全体律师会员体检。2006年起,每年为全体律师会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13年为全体会员增加疾病身故保险,对因意外死亡(包括因病死亡)、致残或罹患重症的律师给予经济帮助。今年,北京律协为16名律师发放88万元互助金,为7名律师理赔疾病身故保险金35万余元。此外,北京律协对在公益中心值班的律师每日给予500元补助,对“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一年补助8万元。
四川省律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已设立律师互助基金,每年资助因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致残、死亡导致家庭困难的律师或律师家庭。扶持全省法律援助律师、“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援藏律师、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服务律师、同心团服务律师和“送法进寺庙”服务律师,为他们专门购买了人身保险并发放慰问金。
“律师的健康保障问题折射出律师行业的职业焦虑和执业压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静坤说,律师依法执业通常离不开办案机关提供的支持和协助,如果办案机关能够为律师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可以显著减少律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刘静坤建议,律所有必要通过举办论坛、讲座、沙龙等方式,在提高律师执业能力的同时,适当缓解律师的紧张工作节奏。律师作为法律专业群体,未来有必要通过律协建立律师工会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律师的生活权益,为律师群体谋取更多具体的福利。
“律师总有办不完的业务,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不仅能够缓解紧张的工作节奏,也有助于调整执业心态。”刘静坤认为,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律师通常能够更好地兼顾工作与生活,实现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益律师因其参与工作的公益属性,更有必要加强职业保障。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加优厚的保障条件,例如健康保险等,充分体现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倾斜。”刘静坤说。
原标题:律师职业健康阴霾何以消除